分享

悉尼买房鄙视链曝光:从事这些职业,买房要攒52年!你在其中吗?

作者: Gloria
摘要不过他也强调,这项研究是针对单身收入者的储蓄年限测算,现实中大部分买家是双收入家庭。“但这也说明一个事实——对于单身买家来说,现在的房市真的已经遥不可及。”

后花园2025年10月9日报道:根据澳洲金融比价网站 Finder.com.au 的最新研究,悉尼的房价高到让人绝望——许多职业的人得攒上半个世纪的钱,才能凑齐买房首付。

数据显示,护士、教师、兽医、瓦工等职业的单身买家,平均需要52年才能攒够一套悉尼中位价房产(约160万澳元)的20%首付款。

AGENT SHOWCASE LISTINGS

不仅如此,社工、心理学家、水管工也都在这“52年俱乐部”里;而牙医、工程师的情况稍好一些,但也要攒42年。

工资追不上房价,首付越来越遥远

Finder研究主管Graham Cooke直言,这个数据“太震惊了”。“房价在飞涨,工资却几乎没动,很多想买房的人根本追不上。”

他说,公众往往只关注利率和房价,却忽视了首付这一步才是最大的门槛。

“人们没有意识到,现在要攒够首付上房产阶梯的‘第一阶’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。那‘第一阶’正在越变越高。”

hougarden

hougarden

不同职业在悉尼买房所需时间(以20%首付为例)

蓝领反而占优势?

Cooke指出,从调查结果看,蓝领工人反而比白领更有优势。他解释说,学徒(tradies)从年轻时就能拿到工资开始存钱,而白领要等到大学毕业、收入超过最低工资后,才能真正开始存钱。

不过他也强调,这项研究是针对单身收入者的储蓄年限测算,现实中大部分买家是双收入家庭。

“但这也说明一个事实——对于单身买家来说,现在的房市真的已经遥不可及。”

“要一个人靠工资买房?收入得高得离谱才行。”

政府“首房担保计划”真能帮上忙吗?

针对澳洲联邦政府扩大“首置房担保计划”(First Home Guarantee Scheme)的举措,Cooke表示怀疑。

总理Albanese在8月宣布这一计划时称,其目标是帮助更多澳洲人更快拥有自己的房子,同时节省成本”。根据新政策,首置族最低可用5%的首付购房——听起来很诱人,但Cooke认为,这其实可能让买家陷入更深的债务。

“你确实能得到首付上的帮助,但同时也在借更多的钱。”

理财机构 Your Future Strategy 的董事总经理Gareth Croy也表示同意:“这个计划让年轻人背上了巨额贷款。”“买完房后,他们几乎没有再投资的能力了。”

悉尼首置族热衷的房型

目前最受首次购房者欢迎的,是西区的四房两卫独栋房,以及内西区的老式排屋。这些房型的成交价普遍在悉尼最新的中位价160.2万澳元上下。

不过,Croy警告说,政府计划可能会制造更多需求,而不是增加供应:“如果房源短缺,政策只会推高房价,而不是帮更多人买得起房。”

单亲妈妈的“逆袭买房路”

这也是为什么单亲妈妈Kate Heussler选择在政策生效前出手买房。她想趁房价还没再涨、贷款压力还可控时,早点上车。

“虽然银行愿意借我更多钱,但我不想一开始就背上百万贷款,”她说。“如果那时不买,我可能又要被市场甩开五年。”

Kate 在抚养女儿的同时,花了近十年时间努力攒钱,最终在悉尼北岸买下了一套一居室公寓。

她说,一切的转变始于她开始学习理财与投资。

“我把收入优先用于房租、食品和托儿费,租了个小又便宜的公寓,坚持量入为出,十年如一日。”

买房路上最难的,是坚持

Kate 回忆,当初竞争激烈得让人心碎。

“我必须放下自尊,接受自己一个人没法和双收入家庭竞争。也比不过那些有父母资助、甚至靠家族财富买房的买家。”

她经历了两个月连连出价失败的沮丧,但最终,凭着坚持,她买到了合适的房子。

“那一刻我觉得,一切努力都值得。”

网站声明原创声明: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,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! 在获授权前提下,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。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,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评论规范: 1.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,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。 2.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。 3.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,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。 4.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、国籍、性别、地域、年龄、职业等方面的言论。 5.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,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。 6. 不得煽动仇恨、暴力、歧视。 7.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,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、数字、代号、谐音、链接跳转等。 8.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。
  
 
评论
登录可查看历史成交记录
验证码